西藏工作的全方位进步和历史性成就
2020-11-02 20:00:43      来源:西藏日报     作者:
0

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全面总结了中央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以来西藏工作的成绩和经验,高度肯定西藏工作。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央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以来,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在全国人民大力支持下,西藏各族干部群众团结一心、艰苦奋斗,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各项事业取得全方位进步、历史性成就。

如何理解中央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以来西藏工作所取得的全方位进步和历史性成就?核心一点就是,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西藏自治区党委、政府坚定不移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定不移实践习近平总书记治边稳藏重要论述,使西藏工作获得了前所未有的突破,获得了全面进步,实现了西藏的持续稳定和快速发展,为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作出了重要贡献,为新时代建设团结富裕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西藏打下坚实基础。

一是积极推进社会治理创新,实现了西藏社会大局的持续稳定。西藏自治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治国必治边,治边先稳藏的战略思想,以实现持续稳定、长期稳定、全面稳定为目标,把维护社会稳定作为第一责任,深入探索边疆民族地区社会治理规律,在采取维护社会稳定有力措施的基础上,积极推动社会治理思路、工作体制机制、领导指挥体系、城乡治理模式、城镇管理格局、寺庙治理体制、意识形态管理方式、团结动员群众机制等方面的创新,不断提高社会治理法治化、科学化、信息化、专业化水平。自中央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以来,西藏社会大局保持持续稳定向好,各族人民生活在和谐安定的环境之中,为各族人民共同团结奋斗、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断开拓西藏工作新局面,创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

二是实现经济快速发展,社会面貌发生巨大变化。西藏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发展的不平衡和不充分问题比较突出,发展任务非常艰巨。西藏自治区坚持“发展是解决西藏所有问题的关键”,在中央和全国的大力支持下,一心一意谋发展,千方百计搞建设,至2019年持续保持了年均两位数的经济增长,基础设施获得显著改善,西藏城乡条件和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许多农牧民群众生活实现了从木桶到水管、从油灯到电灯、从土路到油路、从毡房到洋房的进步。”在深入把握西藏经济社会发展内在规律的基础上,提出正确处理西藏经济社会发展的“十三对关系”,进一步推动西藏经济社会健康、持续、协调、高质量发展。2019年年底,全区62.8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脱贫、74个贫困县(区)全部摘帽,历史性消除绝对贫困,这是中国共产党领导西藏人民创造的又一个伟大奇迹。

三是把改善民生放在第一位,全区各族人民幸福感大幅提升。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西藏自治区党委、政府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改善民生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西藏在全国率先实施15年免费教育政策,在校学生实现“三包”(吃、住、学习费用),通过多渠道实现了高校毕业生的高就业率。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持续上涨,截至2019年,西藏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37410元、12951元。逐步完善覆盖城乡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以免费医疗为基础的农牧区医疗制度覆盖全体农牧民,寺庙僧尼等人群也全部纳入基本医疗保险范围。今天的西藏,生活在祖国大家庭里的西藏各族人民,在民生各个方面都得到了最为全面的保障,基本实现了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党的光辉照边疆,边疆人民心向党”,西藏各族群众从生产生活的巨大变化中,获得感和幸福感显著增强,深切感受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感进一步增强,更加自觉地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

四是切实维护祖国统一和国家安全,牢牢掌握反分裂斗争的主动权。把反分裂斗争作为维护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的一项重要任务。通过宣传教育,使全区广大干部和各族人民认清十四世达赖和达赖集团的反动本质,自觉与达赖集团划清界限。严密防范和严厉打击一切分裂破坏活动,彻底粉碎一切破坏西藏稳定、危害祖国统一的图谋。紧紧依靠各族群众,全面加强社会面整体防控,筑就严密的安全防控体系,维护国家安全。重点开展意识形态领域斗争,强化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健全正面宣传引导机制、突发事件应对机制,积极构筑地面、空中、网络“三位一体”反渗透防控体系,确保意识形态领域绝对安全。

五是坚持推进依法治藏,宗教和寺庙管理走向法治化轨道。在坚持党的宗教政策的基础上,推进宗教事务管理的法治化。把寺庙作为社会组织,把僧尼作为普通公民,既保证其合法宗教权利,又使其承担法定义务和社会责任。广泛深入落实各项利寺惠僧政策,大力改善寺庙的基础条件,把僧尼纳入社会保障体系,使他们老有所养、病有所医、难有所解,充分调动了广大僧尼爱国守法的积极性。坚持依法管理,完善寺庙管理机构和工作机制,依法加强和规范寺庙、僧尼、宗教活动、佛学院、寺庙财务等的管理,进一步建立健全寺庙依法管理长效机制,藏传佛教的正常秩序得到进一步维护。寺庙管理机制的创新和法治化,确保了宗教和睦、佛事和顺、寺庙和谐,使藏传佛教逐步走向健康发展道路。

六是创造性开展意识形态教育,巩固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西藏自治区党委高度重视意识形态工作,在意识形态建设方面,结合西藏具体实际,采取了一系列创新性举措。在全区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和教育,树立正确的价值方向,构建共同的价值基础。持续进行马克思主义国家观、民族观、历史观、文化观、宗教观和马克思主义唯物论、无神论教育,在广大干部和群众中树立正确的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从思想根源上引导广大人民群众正确认识和对待宗教。在广大农牧民群众、学生和僧尼中开展“讲党恩爱核心、讲团结爱祖国、讲贡献爱家园、讲文明爱生活”的“四讲四爱”群众教育实践活动,努力增强广大群众对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在寺庙僧尼中开展“遵行四条标准(政治上靠得住、宗教上有造诣、品德上能服众、关键时起作用)、争做先进僧尼”教育实践活动,强化宗教界的政治意识、法治意识,引导广大僧尼向党和社会主义靠拢。淡化宗教消极影响,积极引导人民群众理性对待宗教,追求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过好今生幸福生活。通过这一系列创新性举措,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引领力和影响力得到显著加强,主旋律更加响亮、正能量更加强劲。

七是深入推进民族团结教育,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日益和谐。“加强民族团结,建设美丽西藏”,西藏自治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紧紧抓住民族团结这个生命线,持续深入开展民族团结教育。大力弘扬中华文化始终是西藏各民族的情感依托、心灵归宿和精神家园,西藏各民族文化是中华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的观念,大力宣传“三个离不开”思想,教育全区干部群众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民族团结,像珍视自己的生命一样珍视民族团结。坚持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和民族团结进步模范评选,积极营造民族团结进步的良好氛围。通过丰富多彩的文化体育交流活动,促进各民族群众相互了解、相互帮助、相互欣赏、相互学习。而今,在雪域高原,各族人民和谐共处,民族团结氛围浓厚,民族关系和谐融洽,维护好民族团结成为各族人民的最大共识。2020年1月出台《西藏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区创建条例》,以地方立法推进民族团结工作,努力建设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区,进一步把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引向深入。

八是坚定不移建设美丽西藏,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始终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引,坚持生态保护第一,切实保护雪域高原的生灵草木、万水千山。中央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以来,西藏自治区制定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加强生态工程建设、健全生态保护制度,整体推进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努力构建西藏生态安全屏障。修订西藏自治区环境保护条例,出台一系列法规制度,实施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同时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不断深化民生环境综合治理,落实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近几年来,国家生态安全屏障进一步筑牢,青藏高原成为世界上生态环境最好的地区之一,“世界上最后一方净土”得到良好守护。

九是坚持屯兵与安民并举、固边与兴边并重,加快推进边境小康村建设。边境建设既是守边固边的需要,也是边境地区人民群众美好生活的需要。西藏自治区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把边境地区作为工作重点,推进边境小康村建设,实施以“神圣国土守护者、幸福家园建设者”为主题的乡村振兴工程,将边民脱贫致富和守边固边相结合,补齐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短板,加快了边境地区发展,为巩固边境安全提供了坚实的物质保障。

十是扎实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不断加强党的执政基础。西藏自治区党委始终把加强党的领导视为做好西藏工作的根本政治保障,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各级干部头脑,强化理念信念教育,打造一批忠诚、干净、担当的干部队伍。持续加强党的政治建设,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持“三个牢固树立”,广大干部政治意识进一步增强,政治立场更加坚定。大力弘扬“老西藏精神”,缺氧不缺精神、艰苦不怕吃苦、海拔高境界更高,以崇高的牺牲精神战胜无比艰苦的环境,为新时代西藏工作注入了强大的精神力量。

(作者单位:自治区党委党校)孙向军

责任编辑:边珍

主办:双湖县人民政府 地址:西藏那曲双湖县索嘎路 电话:0896-3692177
网站标识码:5424310001 公安备案号:藏公网安备 54243102000001号 工信部备案号:藏ICP备2021000305号-1
技术支持:西藏传媒集团